特朗普深夜推特破防,A股下周一走向何方

中美双方早已敲定,11月10日前在法兰克福举行下一轮经贸谈判,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缓解摩擦的契机。但美国的“先手棋”来得猝不及防,又玩起了谈判前“造牌施压”的旧把戏。


10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率先发难,公告明确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征额外费用;10月10日,特朗普政府再抛阴招,提议禁止中国航司往返美国时飞越俄罗斯领空,理由荒唐到令人发笑——“避免美国航司处于不利地位”。彼时的特朗普,正因错失诺贝尔和平奖憋着火,或许在他看来,中国还会像过去那样“隐忍待谈”。


但这一次,中国的反击没有给任何缓冲时间。10月9日节后首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连发4则公告,将超硬材料、锂电池核心部件、部分中重稀土及相关设备纳入出口管制;10月10日,对等反制接踵而至:交通部宣布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生效时间与美方完全同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对高通立案调查,直指其收购案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这组“三连击”中,最具杀伤力的当属稀土管制。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这是一项“几乎史无前例”的出口管制,直接让中国在谈判中掌握了绝对主动权。


根据商务部2025年第61号公告,两大规则直击要害:一是外国产品中中国稀土成分占比达0.1%及以上,必须获得中国许可;二是使用中国稀土生产14纳米及以下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需逐案审批。更狠的是,连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技术生产的境外产品,也被纳入管制范围。


这个0.1%的门槛,堪称“无死角覆盖”。阿斯麦光刻机的精密部件离不开稀土磁体,得申请许可;台积电给英伟达、AMD代工先进芯片要用稀土材料,得申请许可;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精确制导武器的传感器,更是稀土密集型产品,照样得走审批流程。前白宫AI政策顾问迪恩·鲍尔直言,这简直是“经济核战争”,若严格执行可能拖垮美国AI产业。


美国想绕开?短期内根本不现实。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加工和93%的磁体制造产能,中重稀土加工占比更是超过98%。这种优势不是靠储量,而是靠超百道分离提纯工序筑起的技术壁垒——即便美国有稀土矿,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也只能停留在“原矿阶段”。更致命的是,中国明确表态,对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原则上不予许可”,这直接戳中了美国军工的软肋。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救。过去几年,两任政府都砸钱补贴本土稀土产业,但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试图与第三国建立供应链,却发现绕不开中国的技术输出管制。正如香港《南华早报》所言,中国新规直接给美国的“去中国化”产业链计划浇了冷水。


中国反制落地的第一时间,全球市场给出了剧烈反应。截止10月11日凌晨,道琼斯指数下跌1.25%,纳斯达克指数暴 跌2.51%,标普500指数下跌1.84%,中概股更上演“瀑布式下跌”。资本市场的恐慌,本质是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担忧——没有中国稀土,从AI芯片到电动汽车,从智能手机到军工装备,几乎所有高端制造领域都要“停摆”。


特朗普叫嚣的“加关税反击”,早已是被历史证伪的昏招。2018年以来,美国对超5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结果是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300美元,92.4%的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如今美国通胀压力未减,再挥关税大棒无异于“火上浇油”。更讽刺的是,他4月才喊着“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没过几天就改口“不让步就不取消”,这种反复恰恰暴露了政策工具箱的匮乏。


短期来看,股市波动或许难以避免,不少投资者得做好“承压”准备。参考今年4月7日A股走势,市场因关税原因沪指跌超7%,但这成为A股今年以来的最佳买点。

短期或许有大波动,但是中期看A股依旧是机会大于风险。本轮行情诞生于摩擦不断的大环境中,正是因为特朗普不断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我们才更加需要一轮行情,这轮行情主基调还是科技,还是国产替代。


贸易 摩擦不是第一次,资金对这类消息的影响已经充分免疫,同时,周五的消息,经过周六和周日充分发酵,消化会比较充分,周一开盘就能反应,周一低开难免,但是低开后怎么走,完全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如果跌的比较多,不排除护盘资金出手。后面适当盯一下消息面,消息反复还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