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复苏+市场热情,海工装备多维度催化,异军突起

一、政策驱动: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双重加码

顶层设计强化深海科技地位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深海科技” 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提出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这一战略定位直接提升了海工装备在国家新兴产业中的优先级。例如,广东省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并规划到 2035 年建成现代化海洋牧场。上海市则发布行动计划,目标到 2025 年实现海工装备工业产值超 1000 亿元,船用动力自主配套率达 90% 以上。


地方项目加速落地

近期多地海工项目密集推进,如启东市海工园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27%,中远海运海工等企业订单排至 2025 年。此外,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将于 3 月 26 日举办,预计吸引 2000 家展商,进一步催化市场对行业前景的预期。


二、行业复苏:全球订单增长与国内企业竞争力提升

全球海工市场迎来十年新高

2024 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金额达 272.2 亿美元,创十年新高,其中中国承接 42.6% 的订单,位居全球第一。浮式生产装备(如 FPSO、FLNG)成为需求主力,巴西国油、加拿大 Cedar LNG 等项目推动订单爆发。例如,新加坡 Seatrium 承接巴西国油 2 艘 FPSO 总包合同,单船价值超 40 亿美元。


国内企业技术突破与订单放量

润邦股份公告称已承接 20 艘海工及化学品船舶订单,且有多个热点项目在洽谈中。海油工程凭借智能制造基地二期投产,生产效率提升 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3%,天风证券上调其 2025 年盈利 预期至 25 亿元。此外,中国在浮式生产装备 EPC 总包领域的能力增强,逐步打破韩国、新加坡的垄断。


三、市场情绪:题材炒作与业绩预期共振

深海科技概念热度攀升

神开股份因产品可用于海上油气勘探,尽管海工业务收入占比仅 5%,仍连续 7 个涨停。这种情绪蔓延反映出资金对政策红利的提前布局。


业绩验证与估值修复

行业龙头海油工程 2024 年净利润 21.61 亿元,同比增长 33%,且分红比例提升至 41%。五矿证券指出,钛合金材料在海工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预计未来五年消费量复合增速 10-25%。这些基本面改善为板块提供了业绩支撑。


四、资金动向:主力资金持续流入

板块资金热度高企

3 月 20 日海工装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 11.14 亿元,振华重工亚星锚链等个股单日净流入超 1.9 亿元。


机构调仓与北向资金动向

天风证券、五矿证券等机构近期发布研报看好海工装备,叠加北向资金对高端制造的偏好,推动板块估值修复。例如,海油工程当前 PE 仅 9.7 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五、国际环境:地缘风险与油价支撑

地缘冲突推升油气需求

中东局势紧张叠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补充计划,国际油价短期支撑较强。尽管 3 月 19 日国内油价下调,但布伦特原油仍维持在 70 美元 / 桶以上,保障海上油气开发经济性。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欧洲能源转型加速 LNG 需求,加拿大 Cedar LNG、印尼 FLNG 等项目推动浮式装备订单增长。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在 FPSO、FLNG 建造领域份额持续提升。


本文资料来源:金融界


海工装备核心概念股:https://group-app.itougu.com/hotspot/subject/detail?id=90000960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