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跌破极限支撑,但这里并不是下跌的开始,而是后四分之一,并且下周的前两天,大概率会给两次全身而退的机会。
我们先看懂中期逻辑,在看短期走势,就清晰很多了。
第一,中期结构,依然是宽幅震荡,上有顶下有底。有一件事我们心里要很清楚,市场究竟在忌惮什么?
无非就是一季报的潜在问题。一个来自题材,一个来自实体。
从题材角度讲,以机器人为代表,很多公司的股价包含了对未来5年的预期,但回到眼下,业绩出来的那一刻,很可能啥也没有。散户会做什么反应,谁也不知道。
从实体角度来讲,如果有复苏就有牛,如果没复苏就没牛。揭秘前,谁也不知道结果是啥,并且过去5到10年,白酒每年20%的增速习惯,可能打破。虽然所有券商研究员都知道,但如果业绩出来,只是个位数,那散户能不能接受,也是不知道的。
当然,这只是悲观的一面,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堆业绩不错的公司,需要季报验证。
所以此时此刻,就是一个过渡期,等一切尘埃落定了,才有行情,并且是结构性分化的行情。
这种分化,无非两个结果。
一个是,如果复苏了,就炒消费和实体,如果没复苏,继续题材占优。
另一个,就是业绩好的开始涨,业绩差的依然没戏。
第二,上有顶,下有底这件事我们说过很多次。因为最强赛道代表天花板,以机器人和ai应用为代表,最弱赛道代表地板,以光伏和次高端酒为代表。
显然机器人早就破位调整了,而光伏这边,参考组件,玻璃和硅料,都是打破向上节奏,回到了箱体下轨。
那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指数看上去明明就是刚跌破,为啥说这是调整的后四分之一呢?
因为,你之所以觉得前面指数刚新高,那只不过是拉上证50+etf权重造成的假象。
每次不行了,就拉宁王,中信,拉一次顶一周,最后拉保险突破,继续制造假象。其实就是掩盖个股的调整。
比如,你用保险或者指数vs机器人。
你以为前面指数前面没啥事,刚破位,但实际上,机器人80%的跌幅,都是出现在过去两周,比如鸣志,北特,拓普等等,有点掩护出逃的味道。
那么这种背景下,只存在两种机会。
一种是在宽幅震荡中,连续杀跌来到下轨后,博弈超跌反弹。另一种,就是季报雷排除后,挖掘惊喜的股票做中线。
那么哪里是调整的底线呢?应该是三维共振。
第一维,指数层面,深指周线极限支撑10800,而日线级别在10650。
第二维,从低位角度,要么是通威的箱体下轨,要么是钧达的收敛三角形下轨。
第三维,从高位角度,以歌尔和机器人为代表,需要证明3月3号低点不破,或者证明上周四的跌破是假的才可以。
这时候,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按照连续剧,前面指数3400的时候,我们一直觉得这是假的,而昨天高位和低位同时回到底线支撑后,我觉得上午回踩半小时,值得博弈。想做上有顶,下有底的底部博弈反弹。
从今天盘面来看,悲观的一面在于,下轨支撑跌破,但乐观的一面在于,过去两天开始挤水分,把拉保险护盘的水分挤干净,同时板块内部,出现强势股补跌,比如同样是白酒,最早回去的徽酒老二,已经连续两天止跌,而前期强势的连续补跌。
所以,下周初的前两天,应该有破位反抽指数20天线附近的动作,要么是出现在周一的上午,要么是周二的尾盘。而这个反抽的位置,可以参考个股5天线。板块顺序上,可能是先低位,后高位分两天进行。
应对上,我觉得什么都不做就好,先等反抽后自救,后面等后半周二次回落再找机会接,而熬过了季报这段时间,就是中线机会逐渐成型。
总之,本质上,就是权重不装了,前面遮遮掩掩,现在撤梯子。虽然指数破了,但调整最惨烈的日子其实早过去了。踏踏实实过周末,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最后还是我们的仪式感,点亮爱心,你永远可以相信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