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 区块链 + 去美元化,跨境支付板块异动!CIPS 扩容如何重塑全球金融版图?

一、政策驱动:CIPS 系统升级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核心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于 4 月 21 日联合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成为板块上涨的直接诱因。该方案明确提出:


CIPS 功能提升: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全球 185 个国家和地区,接入 102 家直接参与者与 1377 家间接参与者,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42.6% 至 175.49 万亿元。


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与 CIPS 深度融合,实现跨境支付全流程自动化,交易处理时间缩短至 2 分钟以内,错误率仅为传统系统的 1/5。


银行参与扩容:支持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花旗银行等试点银行在沪分行开展业务,鼓励更多银行加入 CIPS,形成多层次跨境支付网络。


市场影响:政策直接利好 CIPS 相关服务商(如新晨科技四方精创)、银行(中油资本)及区块链技术企业(广电运通),这些标的在 4 月 22 日集体涨停。


二、技术突破:区块链重构跨境支付生态

技术赋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跨境支付行业:


效率提升:CIPS 引入区块链后,交易确认时间从传统系统的数小时缩短至秒级,结算成本降低 50% 以上。


安全性增强: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交易数据不可篡改,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的自动化结算,降低信用风险。


场景扩展:区块链技术已应用于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如上海电气在印尼的数字人民币试点)、能源贸易(智能合约结算天然气采购)等场景。


三、国际格局:美元信用弱化与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外部环境:

美元信用危机: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导致美股大跌,美元指数跌破 99 关口,市场对美元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信任度下降。高盛指出美元高估 20%,资金加速流向黄金、日元及人民币资产。


去美元化加速:印度对钢铁进口加征 12% 关税、东南亚国家推动区域结算体系 “去美元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空间。


国际合作深化:支付宝与欧洲 Yapily 合作拓展开放银行支付,PayPal 更新跨境支付协议支持境外关联账户,推动全球支付网络重构。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CIPS 对标 SWIFT:CIPS 以 24 小时服务、多币种结算及低费率优势,2025 年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全球比重预计突破 6%。


数字人民币试点:上海电气在印尼、阿联酋等 “一带一路” 国家测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2025 年一季度通过数字人民币归集资金 5000 万元。


跨境支付核心驱动力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与金融基础设施升级。长期来看,CIPS 的全球覆盖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重构跨境支付生态,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短期需关注政策细则落地、技术应用进展及国际局势变化,这些因素将决定板块的持续性。


本文资料来源:金融界


跨境支付核心概念股:https://group-app.itougu.com/hotspot/subject/detail?id=90000901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