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板块迎千亿流动性,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 “加速键”

一、政策环境改善:产业链现金流压力缓解

车企账期改革落地

自 6 月 1 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十余家车企在 6 月 10 日前后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 60 天。这一政策直接缓解了电池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尤其利好二三线电池厂商。以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 30%-40% 的比例测算,账期缩短可使行业整体资金周转效率提升约 30%,预计释放超千亿流动性。


欧盟新规实施带来出口机遇

6 月 20 日起,欧盟强制要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电池在 800 次循环后仍保持 80% 容量,并提高可维修性。这一标准将淘汰技术落后的电池厂商,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备高循环寿命技术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出口订单。


二、行业基本面:供需两端同步改善

排产数据持续增长

6 月锂电产业链排产数据亮眼:动力电池排产 107.7GWh(环比 + 2.9%),正极材料产出 13.3 万吨(+9.1%),隔膜和电解液分别增长 4.3% 和 6.6%。需求端主要由国内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美国储能抢装潮驱动。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固态电池成为市场焦点,中信证券预计 2030 年全球出货量将达 556GWh。国内企业如宁德时代已完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Ah 级样品开发,计划 2025 年建百 MWh 中试线,2028 年量产 400Wh/kg 产品。丰山集团固态电池电解液进入研发测试阶段,普利特旗下海四达珠海基地 6GWh 产线即将下线 314Ah 半固态电池,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量产的企业。资金层面,固态电池板块近 30 日主力净流入超 28 亿元,龙头股涨幅达 67%。


三、企业技术突破:龙头引领产业升级

宁德时代技术迭代

宁德时代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双线突破:587Ah 储能专用电芯量产交付,能量密度达 180Wh/kg,支撑全球储能项目需求;神行 Plus 电池实现 1000km 续航 + 4C 超充,麒麟高功率电池放电功率超 1300kW,支持 2 秒级零百加速。其 2025 年归母净利预期达 650-700 亿元,海外营收占比目标提升至 35%+,带动板块估值修复。


钠电池量产落地

宁德时代 “钠新” 24V 重卡蓄电池于 6 月量产,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钠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乘用车钠电池计划 12 月量产,续航 500km 直接对标磷酸铁锂,2025 年规划产能 50GWh,可装备 100 万辆 A0 级电车。钠电池的商业化将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尤其利好储能

低速电动车领域。


电池板块活跃是政策红利、技术突破、需求回暖与资金共振的结果。短期看,车企账期改革和欧盟新规带来的现金流改善与出口机遇是直接催化剂;中长期看,固态电池产业化和钠电池量产将重塑行业格局。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固态电池材料供应商(如赣锋锂业)及受益于政策的储能标的,同时警惕材料价格波动和技术路线风险。


本文资料来源:金融界


固态电池核心概念股:https://group-app.itougu.com/hotspot/subject/detail?id=90000844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