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东风引爆板块行情
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产业目标
8 月 7 日午后,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建立产业体系,到 2030 年培育 2-3 家全球领军企业的明确目标。政策首次将脑机接口提升至 “未来产业核心方向”,并配套首台套保险补偿、优先审评审批等具体支持措施,直接点燃市场情绪。
技术攻坚方向明确:文件直指芯片、传感器、手术机器人等核心硬件瓶颈,要求电极、芯片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多模态信号融合技术落地。
应用场景全面拓展:政策提出在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生活消费三大领域规模化应用,例如工业元宇宙、脑控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场景被重点提及。
技术突破与临床验证加速
政策发布前,国内脑机接口领域已积累多项关键进展:
三博脑科福建院区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人体试验,术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提升 65%;
中科院团队开展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信号传输稳定率达 99.7%;
医保体系配套: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设立独立收费项目,湖北、浙江等地已发布具体价格标准,为商业化铺路。
三、中长期逻辑:政策 + 技术 + 需求的三重驱动
政策体系化支持
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政策矩阵: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均出台专项规划,目标 2030 年前实现脑机接口规模化商用。医保体系的配套(如脑机接口置入费纳入医保)进一步降低临床应用门槛。
技术突破进入收获期
国内在侵入式、介入式、非侵入式三条技术路径同步突破:
侵入式:阶梯医疗、Neuralink 等企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电极精度与信号稳定性接近国际水平;
介入式:南开大学团队通过血管微创技术实现 “脑 - 机 - 肢体” 闭环控制,术后恢复效率提升 3 倍;
非侵入式:强脑科技、翔宇医疗等企业的消费级产品(如脑控游戏设备)即将量产。
市场需求爆发在即
老龄化社会催生医疗康复刚需,麦肯锡预测 2030 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市场规模将达 400 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潜在市场,脑卒中、截瘫等患者基数超 3000 万人。此外,工业制造(危险作业替代)、生活消费(脑控智能家居)等场景的拓展,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脑机接口板块活跃,本质是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共振的结果。短期看,政策催化与资金情绪仍将主导行情;中长期看,脑机接口作为 “新质生产力” 的典型代表,有望在医疗、工业、消费等领域实现颠覆性应用,成为 A 股科技成长赛道的重要主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资料来源金融界,内容仅供参考。文中个股均基于公开资料理,不作为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票历史走势也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所涉信息资料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