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A股市场为“金秋十月”画上了一个极具分化色彩的句号。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但纵观整个十月,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沪强深弱”格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本月累计上涨1.85%,盘中一度成功站上4000点整数大关,并再创十年新高,彰显了主板市场的强大韧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本月累计下跌1.56%,而聚焦硬科技的科创50指数则震荡调整更为明显,月跌幅超过5%。另一边厢,北交所市场展现出独特的活力,北证50指数月累计上涨3.5%,成为本月一抹亮色。
今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创业板指领跌,跌幅超过2%。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录得2.32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1039亿元,表明在关键点位附近,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从盘面来看,板块间的“冰火两重天”格局达到了极致,尽管指数承压,但医药、AI应用、影视院线等板块逆势走强,赚钱效应集中;而以算力硬件、保险为代表的板块则大幅调整,成为市场主要的拖累因素。
在指数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是汹涌澎湃的结构性机会。下面,我们将重点对今日涨幅居前的三大板块——医药、AI应用、影视院线——进行深入的基本面、技术面剖析,并展望其后市走向。
一、 涨幅榜首:医药板块——久旱逢甘霖,价值重估正当时
基本面分析:
今日医药板块的集体上涨,并非简单的超跌反弹,而是多重基本面利好共振下的价值重估。
政策压力缓和,估值修复窗口开启:经过长达数年的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的深度调整,医药行业的“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近期,关于创新药械的审评审批提速、医保支付对真正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等信号不断释放,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政策预期从“极度悲观”转向“谨慎乐观”。压制板块的最大枷锁出现松动,为估值修复提供了核心动力。
业绩确定性凸显,防御属性受青睐:在经济弱复苏的宏观背景下,医药作为典型的必选消费和刚性需求领域,其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得以凸显。从已发布的三季报预告来看,不少细分领域,如创新药产业链(CXO)、特色原料药、医疗器械等龙头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强大的现金流和稳定的盈利能力使其成为震荡市中的“避风港”。
全球创新共振,长期逻辑依然坚实:在AI制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中国企业与全球同步发展的趋势未变。相关企业在研发管线上不断取得突破,未来商业化潜力巨大,为板块注入了长期的成长想象力。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图形上看,医药板块指数(如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经历了长期、深度的下跌后,已于今年三季度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双底”形态。今日的放量上涨,伴随着联环药业、三生国健等多股涨停,板块指数一举突破了年线(250日线)这一牛熊分界线的压制,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形成金叉,RSI指标进入强势区间。这表明,板块的上涨得到了增量资金的确认,技术形态已由弱转强,上行空间被打开。
后市展望:
医药板块的行情有望从初期的估值修复,向业绩驱动和成长逻辑深化演进。短期来看,板块可能因连续上涨而出现技术性震荡,但每一次回调都可能是良好的布局时机。建议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受益于政策暖风的创新药及产业链;二是业绩稳健、估值仍处低位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龙头。医药板块的“长坡厚雪”特性,决定了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本轮行情或具备较强的持续性。
二、 涨幅榜眼:AI应用板块——赋能千行百业,景气度持续验证
基本面分析:
在算力硬件板块经历大幅调整之际,AI应用端却能逆势拉升,这清晰地反映了市场资金的偏好正在从“卖水人”向“挖金人”转移。
商业化落地加速:经过前两年的技术积累和模型迭代,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教育、营销、办公、娱乐等各个领域。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了成熟的AI产品并开始产生实际收入。例如,在线教育公司利用AI实现个性化教学,营销公司利用AI生成广告内容和精准投放,游戏公司利用AI生成剧情和NPC互动。商业模式的闭环正在形成。
降本增效需求迫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极为迫切。AI应用能够直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其投资回报率(ROI)正变得清晰可见,这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端付费的意愿和能力。
政策持续扶持:国家层面对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持续的政策支持,为AI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技术面分析:
AI应用板块指数今日在荣信文化、福石控股双双20cm涨停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根逆势长阳。从形态上看,该板块指数一直运行在一条标准的上升通道之中,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今日的上涨属于在关键支撑位(如20日或30日均线)获得支撑后的再次启动,是典型的“空中加油”形态。成交量温和放大,显示资金介入力度较强,做多动能充沛。
后市展望:
AI应用的行情核心驱动力将从“主题炒作”转变为“业绩兑现”。后市表现将出现显著分化,那些能够真正展现出用户增长、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潜力的公司,将继续获得市场溢价。投资者应精挑细选,重点关注:一、拥有核心数据和场景优势的垂直领域AI应用龙头;二、与大型模型公司深度绑定、具备强大技术整合能力的平台型公司。随着三季报和后续年报的披露,AI应用的景气度将得到进一步验证,其行情有望向纵深发展。
三、 涨幅探花:影视院线板块——消费复苏与内容供给的双轮驱动
基本面分析:
影视院线板块的活跃,是消费复苏与行业自身周期向上共振的结果。
优质内容供给井喷:国庆档的优异表现余温尚存,市场紧接着迎来了多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定档年末贺岁档。重磅内容的持续供给,是驱动观影需求的核心引擎。博纳影业等龙头公司的涨停,直接反映了市场对其旗下重点项目票房表现的强烈预期。
线下消费持续回暖: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作为重要线下娱乐形式的电影消费,其频次和客单价均有望持续回升。影视院线是消费复苏板块中弹性较大的细分领域。
行业格局优化:经过前几年的行业洗牌,中小影院出清,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院线和具备强大制作发行能力的公司集中。龙头公司的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和提升。
技术面分析:
影视院线板块指数在长期底部区域震荡整理后,近期开始放量上行。今日博纳影业的涨停,带动板块指数突破了前期震荡区间的上轨,站上了所有主要均线之上。KDJ指标形成高位钝化,显示出强烈的短线强势特征。板块的整体位置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补涨空间。
后市展望:
影视院线板块的景气度与内容供给周期高度相关。短期来看,贺岁档和春节档的票房表现将成为板块走势的关键催化剂。若票房数据持续超预期,板块有望迎来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投资策略上,建议沿两条线布局:一是拥有强大内容制作、发行能力和丰富IP储备的全产业链龙头公司;二是位于核心商圈、运营效率高的头部院线。需要注意的是,该板块受单一影片票房影响较大,波动性较高,投资者需注意分散风险。
后市策略展望
十月行情在分化中落下帷幕,沪指站上4000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但也意味着上方的压力渐增。市场从普涨格局转向深度结构性行情的特征非常明确。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应“轻指数,重个股”,紧跟市场主线。
一方面,要警惕高位板块的获利回吐压力,如今日大幅调整的“易中天”光模块三巨头及整个算力硬件板块,其估值已充分甚至过度反映了未来的预期,一旦业绩增速不及预期,调整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要敢于在市场的震荡中,布局像医药、AI应用这样有基本面支撑、逻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的板块。它们代表了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的方向,也更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调。
展望十一月,三季报的业绩成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预期以及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在4000点这个重要关口,市场可能需要通过反复震荡和板块轮动来积蓄力量,才能开启新一轮的征程。
深圳市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程滨峰:A0780624070001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https://group.itougu.com/circle/enter?circleId=1811602103924379648 关注牛老师,投资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