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股票群比较冷清,但A股消息面不少:
一、应用与软件领域:政策 + 龙头双轮驱动,板块估值有望重塑
1、政策红利直接赋能:国C会明确 “场景驱动创新”,
推动政策从 “资金扶持” 转向 “场景供给”,
将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落地。
这对国产软件(如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体(AI 应用落地相关)板块形成长期利好
一方面,政策主导的场景开放将带来订单增量,缓解行业 “有技术缺场景” 的痛点;
另一方面,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将帮助头部企业建立竞争壁垒,提升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
2、华为产业链迎事件催化:
华为 11 月三场活动聚焦软件与终端,短期将激活产业链关注度。
其中,openEuler AI 技术版本发布利好欧拉生态相关企业(如操作系统适配、AI 算法落地);
鸿蒙星光盛典或推动鸿蒙生态软硬件协同,
终端侧(如智能设备、物联网)及软件侧(鸿蒙应用开发)企业有望受益;
Mate 80 系列发布会则将带动消费电子软件配套(如预装应用、系统优化)板块情绪,
叠加消费电子复苏趋势,相关标的或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二、国产算力领域:头部企业上市提速,产业链价值重估可期
1、国产 GPU 赛道再添动能:
燧原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成为近期第三家拟上市的国产 GPU 企业,
标志着国产算力核心环节(AI 芯片)商业化进程加速。
对 A 股而言,一方面,燧原科技参股企业将直接受益于上市带来的股权增值;
另一方面,其 “云燧” 系列的差异化竞争(液冷、高带宽互联)
将推动产业链配套(如芯片设计服务、液冷设备)需求,相关细分龙头有望获得订单支撑。
2、超聚变上市预期激活服务器板块
超聚变作为国产服务器龙头(2024 年市占第二、液冷市占榜首),
营收高增(2025 年目标 600 亿元)且上市进程提速,
千亿市值预期将对 A 股服务器及配套板块形成带动。
短期看,“借壳概率大” 的预期或引发相关壳资源及产业链关注度;
长期看,超聚变上市后融资能力提升,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与研发投入,
利好上游核心零部件(如服务器主板、电源、液冷组件)供应商,
推动板块整体估值向龙头靠拢。
三、核电领域:技术突破奠定领先地位,产业链迎长期成长窗口
第四代核电技术突破打开新空间:
甘肃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 “钍铀转化”,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
标志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取得 “0 到 1” 的突破。
这对 A 股核电板块的利好具有稀缺性与长期性:
其一,我国 “富钍贫铀” 的资源禀赋,
决定了钍基熔盐堆商业化后将大幅降低对进口铀的依赖,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相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将获持续政策支持;
其二,技术突破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上游(钍资源勘探、核燃料制备)、中游(熔盐堆设备制造、反应堆设计)、
下游(核电运营、核能综合利用)企业均将迎来长期成长机会,
尤其是具备熔盐堆核心技术或设备制造能力的标的,有望成为板块新主线。
估值修复与成长逻辑共振:当前核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技术突破带来的成长预期,以及 “双碳” 目标下清洁能源装机需求,
板块或迎来 “估值修复 + 成长兑现” 的双重驱动,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市场情绪修复,科技内部趋势继续下杀,
新能源作为科技趋势资金的外切连续强了两天,已经不适合后手接力了,
但科技内部软件补涨硬件,板块容量核心是三六零。
高位科技股的暂时退潮,能让市场更加健康,但决不能退出舞台。
高位股调整过久,第一个会影响市场情绪和指数向上拓展;
第二个,市场真正具备人气的还是大科技,科技滞涨热点切换太快,操作难度加大;
在指数回补跳空缺口后,资金有可能继续回归行业趋势龙头。
技术上看,大盘经过连续两天的下跌后,短线下跌背驰迹象非常明显,
王者认为:周一大盘大概率会出现反弹的走势。
强反弹,要求反包周五的阴线,站在5日均线之上,
弱反弹,反弹不及五日线再次向下,补掉2个缺口,回踩20日线再开始反弹。
王者十月底就强调,4000点不会一蹴而就,这里就是个震荡走势,回调不会太深。
从周五的盘面看,指数越往下,题材月活跃,一度4000家上涨
在指数震荡的时间段里,资金会从高位的抱团个股,回归低位的赛道。
叠加政策+消息刺激,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一、创新药:
作为低位可容纳大资金的机构潜在赛道,板块迎政策关键突破:
11 月2日医保谈判期间,首次增设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开启谈判,
为暂难进基本医保的 “天价药” 提供新准入路径。
二、卫星通讯:
上周表现亮眼,周五小幅调整,但航天强国战略基调未变,板块长期逻辑稳固。
三、软件:
AI 硬件退潮后,软件板块周五开启高低切,
但此前多次切换未果,核心制约为缺乏业绩支撑。
叠加国C会 “加快场景培育” 政策,
硬件研发变现需求下,板块延续性待观察。
四、核能:
中科院官宣甘肃钍基熔盐堆建成并实现钍铀转化,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第四代熔盐堆,
打破我国核能对铀的依赖(包钢股份钍储量近 30 万吨)。利好包钢股份
另外,关注存储芯片,CPO,PCB等前期强势热点大跌后能否止跌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