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占全球 57%、业绩翻倍!中船系开启 2-3 年超级周期

一、逆势活跃核心逻辑

1. 短期催化:地缘政治因素

国际局势紧张直接刺激军工船舶需求,成为当日板块活跃的直接催化剂

中国作为全球海军装备重要供应商,军工船舶订单持续增长,军品毛利率高达 25%-30%

近期首艘电磁弹射航母入列,带来 300 亿级订单,进一步强化军工业务增长预期


2. 行业基本面:超级周期已至

全球船舶更新换代刚需

全球商船平均船龄超 28 年,远超 15-20 年经济寿命,老旧船替换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高盛研究显示,船队更新换代贡献本轮周期48% 的新增需求,是最大单一驱动因素


IMO 环保新规强力推动

国际海事组织 2030 年碳排放削减目标落地,未达标船舶面临高额罚款

船东倾向直接造新船而非改造,绿色船舶订单激增,中国船企承接全球 73% 新船订单


价格持续上涨

新造船价格指数达185 点,较 2020 年末增长近 50%,接近 2008 年历史高点

二手船价格已超过新造船价格,航运景气正向造船业传导,行业进入右侧上升通道


3. 中船系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龙头地位确立

中国船舶集团 (南北船合并后) 手持订单达2980.5 万 CGT,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 57%

中国船舶 (600150) 手持订单约2113 万 CGT/554 亿美元,订单排期至2027-2028 年


业绩爆发式增长

中国船舶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1074 亿元(+17.96%),净利润58.52 亿元(+115.41%)

中船防务 2025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250%,经营接单154.98 亿元(+64.6%)


产品结构高端化

绿色船舶 (如 LNG 船、甲醇燃料船) 占新接订单90% 以上,毛利率从 12% 提升至 18%

高附加值船型交付占比提升,单船均价上涨,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南北船合并协同效应

整合后总资产超4000 亿元,采购成本降低 10-15%,制造效率提升 20%

军工与民船业务互补,军船占比提升至 23%,提供稳定高毛利来源


中船系逆势活跃是短期事件催化 + 行业超级周期 + 业绩爆发 + 订单充足 + 重组协同多重逻辑共振的结果。在全球船舶更新换代与环保政策双重驱动下,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2-3 年,中船系作为全球造船业龙头,业绩确定性强,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资料来源金融界,内容仅供参考。文中个股均基于公开资料理,不作为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票历史走势也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所涉信息资料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及时性做任何保证。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