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观察:市场探底回升

今日,A股市场再度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V”型反转。在经历了早盘的震荡探底后,市场情绪午后逐步回暖,三大指数最终集体收红,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独立日”行情。截至收盘,沪指微涨0.05%,深成指上涨0.37%,创业板指上扬0.31%。尽管指数涨幅温和,但市场内部却波涛汹涌,呈现出极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从量能上看,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1.73万亿元,虽较上一个交易日显著缩量2379亿,但依然维持在万亿级别的活跃水位之上。这种缩量反弹,一方面说明在经过前期的剧烈博弈后,市场抛压有所减轻,持筹心态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增量资金在当前位置仍显犹豫,市场更多依靠内部资金的腾挪切换来推动行情。最令人振奋的是个股表现,全市场超过4200只个股上涨,呈现出普涨格局,赚钱效应十分可观,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盘面上,热点呈现轮番活跃的态势,但主线清晰可见。资金明显从前期涨幅过大的资源类及部分硬件板块流出,大举涌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领域。其中,军工、AI应用、商业航天三大板块一马当先,成为引领市场反攻的“三驾马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锂矿、算力硬件等板块则大幅下挫,市场“新老”交替、“软硬”转换的格局正在深化。

以下,我们将对今日涨幅居前的三大板块进行基本面、技术面及后市展望的深度剖析。


一、军工板块:强国逻辑下的全面爆发

今日军工板块无疑是市场中最亮眼的主角,板块内掀起涨停潮。其中,中船防务4天斩获2板,江龙船艇6天3板,强势姿态尽显无遗。

1. 基本面分析:
军工板块的爆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坚实且可持续的基本面驱动。

订单确定性高: 军工行业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国防预算,具备极强的计划性和稳定性,不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显著影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行业订单饱满,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持续的业绩保障。

装备更新换代周期: 我国军队正处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跨越的关键时期。海军、空军、火箭军等高端装备进入列装高峰期,带来了巨大的产业链机遇。从船舶制造到航空航天,从新材料到电子信息,整个军工产业链都受益匪浅。

资产整合预期: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步伐有望加快。优质的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极大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吸引力,这也是市场持续给予该板块估值溢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图形上看,军工板块指数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震荡整理后,于近期成功突破前期关键压力位。今日放量大涨,成交量能急剧放大,形成了典型的“突破-确认”形态。板块内龙头个股如中船防务、江龙船艇等,均呈现出“价升量增”的健康上涨态势,MACD、KDJ等关键技术指标在强势区间内再度金叉向上,显示出强劲的上涨动能。短期内,板块指数有望向上挑战年内的新高区域。

3. 后市展望:
军工板块的行情具备中长期逻辑的支撑。后市可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新质战斗力”相关的领域,如无人机、电子对抗、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等;二是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龙头公司,其经营效率和股东回报有望持续改善。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避免追高,可趁板块回调时,布局基本面过硬、估值合理的核心标的。


二、AI应用概念:赋能千行百业,价值加速兑现

在硬件端(如算力)出现调整之际,AI应用概念股今日快速走强,久其软件、省广集团等多股涨停,显示出市场对AI产业浪潮的理解正从“卖铲人”向“挖金人”深化。

1. 基本面分析:
AI应用层的崛起,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进入大规模商业落地的阶段。

降本增效需求迫切: 在经济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降本增效的巨大压力。AI技术在营销、办公、客服、制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能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技术成熟度提升: 经过前期的大模型“百团大战”,基础模型能力趋于稳定,API调用成本持续下降,使得中小企业也能以较低的门槛接入AI能力,开发自己的应用产品。

政策强力支持: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给予了明确的指引和支持。

2. 技术面分析:
AI应用板块相较于算力硬件板块,前期涨幅相对滞后,存在强烈的补涨需求。从板块指数看,今日的放量长阳一举突破了多条中短期均线的压制,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底部反转形态。资金流向监测数据显示,今日有大量资金从高位流出的硬件板块,转而流入低位的应用板块,完成了风格的一次重要切换。

3. 后市展望:
AI应用的想象空间巨大,是未来牛股辈出的摇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细分赛道:

AI+办公/教育: 能够切实提高个人和企业生产力的软件工具。

AI+营销/电商: 利用AI实现精准投放、内容生成和客户服务的平台。

AI+金融/医疗: 在风控、投研、诊断、药物研发等高价值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
后市,随着上市公司AI产品陆续贡献营收和利润,其估值体系将得到重估。投资逻辑将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验证”,那些能真正展现出商业化能力的公司,有望走出长牛行情。


三、商业航天:仰望星空,迈向万亿新蓝海

商业航天概念今日持续拉升,板块内多达10只个股涨停,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这不仅是军工行情的延伸,更是对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的超前布局。

1. 基本面分析:
商业航天正从“国家队”主导,迈向“国家队+民营企业”双轮驱动的新阶段,市场空间彻底打开。

政策壁垒破除: 近年来,国家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应用开发等环节为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

产业链日益完善: 从火箭的可回收技术、低成本发射,到卫星的批量生产、星座组网,再到下游的遥感数据、通信服务,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特别是低轨卫星互联网,被视为6G的核心,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市场需求爆发: 无论是政府的防灾减灾、资源勘察需求,还是企业的全球通信、精准农业需求,亦或是未来的太空旅游、太空采矿,都依赖于一个高效、低成本的航天运输和数据服务网络。

2. 技术面分析:
商业航天作为新兴概念,板块指数处于长期上升通道的初期。其走势往往呈现出“脉冲式”上涨的特点,受事件驱动(如成功发射、政策利好)影响明显。今日板块集体大涨,成交量创出阶段新高,表明市场关注度和资金参与度极高。尽管波动较大,但板块的重心正在不断上移。

3. 后市展望:
商业航天是一个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投资周期长,但潜在回报巨大。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议采取主题投资的思路,重点关注产业链中核心环节的龙头企业,例如:

火箭发射公司: 掌握核心发射技术,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公司。

卫星制造与运营公司: 能够实现卫星低成本、批量生产,并拥有特定领域应用场景(如遥感、物联网)的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该板块技术门槛高,不确定性大,投资者应控制好仓位,分散投资,并做好承受较大波动的心理准备。


总结与展望:

整体来看,11月24日的市场完美诠释了“在犹豫中上涨”的行情特征。成交量的萎缩与超4200只个股的普涨形成了微妙平衡,预示着市场正在从全面狂热的“贝塔”行情,转向精耕细作的“阿尔法”行情。资金坚定不移地流向代表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兴产业的领域,这为我们未来的投资指明了方向。

操作上,投资者应顺应趋势,将重心放在“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主线上,对军工、AI应用、商业航天等具备强基本面逻辑的板块保持战略关注。同时,对于短期涨幅过大、基本面出现瑕疵的板块(如今日跌幅居前的锂矿和算力硬件),应及时规避风险。在震荡市中,保持耐心,逢低布局,方能行稳致远


深圳市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程滨峰:A0780624070001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https://group.itougu.com/circle/enter?circleId=1811602103924379648 关注牛老师,投资不迷路

风险提示
1、文章所示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网站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因信息错漏引起的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
2、如您认为本网站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与网站客服取得联系,以便网站做出处理。
参与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