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A股市场为“金秋十月”画上了一个极具分化色彩的句号。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但纵观整个十月,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沪强深弱”格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本月累计上涨1.85%,盘中一度成功站上4000点整数大关,并再创十年新高,彰显了主板市场的强大韧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本月累计下跌1.56%,而聚焦硬科技的科创50指数则震荡调整更为明显,月跌幅超过5%。另一边厢,北交所市场展现出独特的活力,北证50指数月累计上涨3.5%,成为本月一抹亮色。
今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创业板指领跌,跌幅超过2%。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录得2.32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1039亿元,表明在关键点位附近,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从盘面来看,板块间的“冰火两重天”格局达到了极致,尽管指数承压,但医药、AI应用、影视院线等板块逆势走强,赚钱效应集中;而以算力硬件、保险为代表的板块则大幅调整,成为市场主要的拖累因素
在指数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是汹涌澎湃的结构性机会。下面,我们将重点对今日涨幅居前的三大板块——医药、AI应用、影视院线——进行深入的基本面、技术面剖析,并展望其后市走向。 一、 涨幅榜首:医药板块——久旱逢甘霖,价值重估正当时 基本面分析: 今日医药板块的集体上涨,并非简单的超跌反弹,而是多重基本面利好共振下的价值重估。 政策压力缓和,估值修复窗口开启:经过长达数年的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的深度调整,医药行业的“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近期,关于创新药械的审评审批提速、医保支付对真正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等信号不断释放,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政策预期从“极度悲观”转向“谨慎乐观”。压制板块的最大枷锁出现松动,为估值修复提供了核心动力。 业绩确定性凸显,防御属性受青睐:在经济弱复苏的宏观背景下,医药作为典型的必选消费和刚性需求领域,其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得以凸显。从已发布的三季报预告来看,不少细分领域,如创新药产业链(CXO)、特色原料药、医疗器械等龙头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强大的现金流和稳定的盈利能力使其成为震荡市中的“避风港”。 全球创新共振,长期逻辑依然坚实:在AI制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中国企业与全球同步发展的趋势未变。相关企业在研发管线上不断取得突破,未来商业化潜力巨大,为板块注入了长期的成长想象力
技术面分析:
AI应用板块指数今日在荣信文化、福石控股双双20cm涨停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根逆势长阳。从形态上看,该板块指数一直运行在一条标准的上升通道之中,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今日的上涨属于在关键支撑位(如20日或30日均线)获得支撑后的再次启动,是典型的“空中加油”形态。成交量温和放大,显示资金介入力度较强,做多动能充沛。
后市展望:
AI应用的行情核心驱动力将从“主题炒作”转变为“业绩兑现”。后市表现将出现显著分化,那些能够真正展现出用户增长、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潜力的公司,将继续获得市场溢价。投资者应精挑细选,重点关注:一、拥有核心数据和场景优势的垂直领域AI应用龙头;二、与大型模型公司深度绑定、具备强大技术整合能力的平台型公司。随着三季报和后续年报的披露,AI应用的景气度将得到进一步验证,其行情有望向纵深发展。
三、 涨幅探花:影视院线板块——消费复苏与内容供给的双轮驱动
基本面分析:
影视院线板块的活跃,是消费复苏与行业自身周期向上共振的结果。
优质内容供给井喷:国庆档的优异表现余温尚存,市场紧接着迎来了多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定档年末贺岁档。重磅内容的持续供给,是驱动观影需求的核心引擎。博纳影业等龙头公司的涨停,直接反映了市场对其旗下重点项目票房表现的强烈预期。
线下消费持续回暖: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作为重要线下娱乐形式的电影消费,其频次和客单价均有望持续回升。影视院线是消费复苏板块中弹性较大的细分领域。
行业格局优化:经过前几年的行业洗牌,中小影院出清,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院线和具备强大制作发行能力的公司集中。龙头公司的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和提升。
技术面分析:
影视院线板块指数在长期底部区域震荡整理后,近期开始放量上行。今日博纳影业的涨停,带动板块指数突破了前期震荡区间的上轨,站上了所有主要均线之上。KDJ指标形成高位钝化,显示出强烈的短线强势特征。板块的整体位置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补涨空间。
后市展望:
影视院线板块的景气度与内容供给周期高度相关。短期来看,贺岁档和春节档的票房表现将成为板块走势的关键催化剂。若票房数据持续超预期,板块有望迎来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投资策略上,建议沿两条线布局:一是拥有强大内容制作、发行能力和丰富IP储备的全产业链龙头公司;二是位于核心商圈、运营效率高的头部院线。需要注意的是,该板块受单一影片票房影响较大,波动性较高,投资者需注意分散风险。
后市策略展望
十月行情在分化中落下帷幕,沪指站上4000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但也意味着上方的压力渐增。市场从普涨格局转向深度结构性行情的特征非常明确。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应“轻指数,重个股”,紧跟市场主线。
一方面,要警惕高位板块的获利回吐压力,如今日大幅调整的“易中天”光模块三巨头及整个算力硬件板块,其估值已充分甚至过度反映了未来的预期,一旦业绩增速不及预期,调整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要敢于在市场的震荡中,布局像医药、AI应用这样有基本面支撑、逻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的板块。它们代表了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的方向,也更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调。
展望十一月,三季报的业绩成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预期以及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在4000点这个重要关口,市场可能需要通过反复震荡和板块轮动来积蓄力量,才能开启新一轮的征程